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读后感

论语译注读后感

时间:2024-03-26 15:59:24
论语译注读后感

论语译注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译注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译注读后感1

最近我在读《论语》的时候按自己的理解先译一下,再结合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最后读完论语有了以下感受和想法:

全书共20篇,采用语录体,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它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路的率直鲁莽,子贡的聪颖善辩等等,每个人物描述地都十分鲜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仅在于刻画人物方面,在内容上也让我获益很多。20篇中将“学”放在首篇,如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教导我们要善于学习并且多加思考。“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是关于知道的真谛。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这告诉我们在学习上和生活上,要善于反省,取长补短,并且要多向优秀的人学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教育了我们要孝顺父母,尊重师长,诚实可信,多学习知识。

在八佾篇中提到了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我想和大家更深一层来探讨这句话,鲁国大夫季桓子在自己的庭院中演出了天子才能享用的“八佾之舞”,违背了礼的规定,引起了孔子的极度愤慨才说出了这一番话。但站在音乐发展的角度来看季桓子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敢于冲破礼制观念的束缚,不仅敢“八佾舞于庭”还敢摒弃雅乐欣赏民间流传的俗乐,这也造就了后来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局面,从此礼乐制度成为历史的陈迹。

论语译注读后感2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卷上,记录着一位饮誉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禅大师赞为“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的先哲——孔子。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徙的言行,是后人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传最广泛的典籍之一。“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论语》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建立统一王朝的两千多年里,曾经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对于传统的中国人具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的许多格言和概念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语词。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及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论语译注》汇编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论语》二十篇,并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解注。透过文字,我们仿佛和孔圣人正面晤对,聆听他“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念、“各因其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学方法……而在我脑海中最难以忘却的是他“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时时想彻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国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的这一教育思想的经典论述。

论语译注读后感3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论语译注读后感4

关于《论语》的译注,从古至今有多个版本,流传最为广泛的有宋代朱熹的《论语集注》、清代儒生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还有现代杨伯俊先生的《论语译注》等等。

最近我在读《论语》的时候按自己的理解译了一下,以杨伯俊先生的《论语译注》为蓝本,加之本人读论语时的感受和想法,希望对那些和我一样想通过学习古圣先贤的典籍对自己有所裨益的人们有所帮助。

起初我在编译的时候可以说只字不敢有违杨先生的想法,原本抄录。但今天,摘录到第三天,我有个感悟:这距今数千年的典籍能够流传到如今,时代背景完全不同,孔夫子如置身当下,必要曰上一句:此乃星宿外空者也。既然他和他的思想得以保存,我认为,正是为人所用的结果。

但是,朱熹、杨先生,也包括杨先生的弟子易中天先生,他们对于《论语》乃至诸子百家的经典的理解都遵循了夫子们那年那时的本意了吗?我说未必。毕竟那个擂鼓震震、战马齐鸣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仍去诵读经史子集,只因为它能够为时代所用,为人的行为做向导。可见,真理亦或信仰,一定是不受时空局限的,更不受人们的身份地位所限。虽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不同人群对它的理解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经典教与大家要仁爱,要宽容,要讲孝悌,仍是我们如今的为人之本。子曰:本立而道生。

所以,不要拘泥于某种解释中,按自己觉得舒服合理的解释去看它们,其实越是典籍离我们就越近,因为真理应该是最浅显易懂的,晦涩的不能清楚明白地说出来的,必定是伪真理。

千人读《论语》必有千种解释。不要为了解释而解释,而是要用其中的思想去教化和提升我们的灵魂。否则,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译注读后感5

这个寒假,我读完了《论语译注》上册,书中在每一句原文下都做了解释,阅读这本书能够一边复习原文,一边明白每句话的意思,这使我收获很大。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学而第一”,这是《论语》的第一篇,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关于“领悟”主题的对话讨论,不仅仅让我学习并领悟了“如何领悟”,还让我懂得了“怎样做人”。

有子,姓有名若,他是孔子的学生,他最大的特点是有一双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眼睛,经常提出孔子的优点,并心向孔子领悟。其为人处世也深得孔子的赞赏。

曾子,姓曾名参,也是孔子的学生,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兄弟姐妹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他的领悟方法之一,他每一天都会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了心呢?与兄弟姐妹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都复习了呢?”

子禽,姓陈名亢,孔子的学生之一,他的特点是十分好问,遇到什么小问题也要请教孔子,因此进步总是又快又大。

孔子是一位知识渊博、很有智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弟子无数,同学们又称他为“圣人”和“师仙”。在学生有困难时他总是乐于帮忙并耐心讲解。他那么博学却始终持续谦虚,很善于从别人身上领悟,人们夸他他也从不骄傲。他总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说“如果三个人走在一齐,当中必定有能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的长处去领悟,以他的短处为自我改正的参照。”这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懂得了:要善于发现并领悟别人的优点,就算有天大的学问,也要像孔子那样谦逊好学。

有子懂得欣赏他人,曾子坚持每日三省,子禽总是勤学好问,孔子更是善于以他人为师,这些都是我领悟的好榜样。以后我还要进一步研读《论语》,做一个有思想、有学问;爱反省、善领悟;不骄傲、不自满;懂礼貌、又孝顺,拥有完美品德和更多学识的真正优秀的人。

论语译注读后感6

关于《论语》的译注,从古至今有多个版本,流传最为广泛的有宋代朱熹的《论语集注》、清代儒生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还有现代杨伯俊先生的《论语译注》等等。

最近我在读《论语》的时候按自己的明白译了一下,以杨伯俊先生的《论语译注》为蓝本,加之本人读论语时的感受和想法,期望对那些和我一样想透过学习古圣先贤的典籍对自己有所裨益的人们有所帮忙。

起初我在编译的时候能够说只字不敢有违杨先生的想法,原本抄录。(veryok)但这天,摘录到第三天,我有个感悟:这距今数千年的典籍能够流传到如今,时代背景完全不一样,孔夫子如置身当下,必要曰上一句:此乃星宿外空者也。既然他和他的思想得以保存,我认为,正是为人所用的结果。

但是,朱熹、杨先生,也包括杨先生的弟子易中天先生,他们对于《论语》乃至诸子百家的经典的明白都遵循了夫子们那年那时的本意了吗?我说未必。毕竟那个擂鼓震震、战马齐鸣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仍去诵读经史子集,只正因它能够为时代所用,为人的行为做向导。可见,真理亦或信仰,必须是不受时空局限的,更不受人们的身份地位所限。虽然不一样时代、不一样社会、不一样阶级、不一样人群对它的明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经典教与大家要仁爱,要宽容,要讲孝悌,仍是我们如今的为人之本。子曰:本立而道生。

因此,不好拘泥于某种解释中,按自己觉得舒服合理的解释去看它们,其实越是典籍离我们就越近,正因真理就应是最浅显易懂的,晦涩的不能清楚明白地说出来的,必定是伪真理。

千人读《论语》必有千种解释。不好为了解释而解释,而是要用其中的思想去教化和提升我们的灵魂。否则,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译注读后感7

《论语》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记录的是孔子与其弟子的日常对话,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使在今天,我们的现代化社会,论语中的思想依然具有意义。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得我们变得浮躁,尤其是对于金钱名利的追求,有时甚至使一些人迷失了自我。而《论语》中有这么一段对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段对话讲的是子贡认为境界,重在”克制“二字,克制内心的欲望而达到清心寡欲,实则可取。然而其危险万分,稍一动摇,便至于不仁不义之地,实在不够坚定。而孔子所谓的君子,则将德行化为自发之道,由内心顺乎自然地感到快乐与敬礼,则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无论欲望功名如何进攻,都不可动摇,才是正道。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都以为做到子贡所说的就好了,其实孔子所指的自发之道才是真正的境界。

在为人处世方面,孔子更是都独到见解。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意思是人不庄重,就无威严可讲,品行浮滑,学问的根基也不能稳固。作为君子,应该有忠信的品德,不要轻教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过失,不要放弃对德行的追求,不要害怕悔改。人谁无过。君子与小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不坚持过失,有不怕改正的勇气。好的品行,不在步步不偏不倚,而在心中存在随时把自己的行为努力向好的一方矫正。君子,不过是内在不”小“的那些人而已。

论语译注读后感8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卷上,记录着一位饮誉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禅大师赞为“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的先哲——孔子。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徙的言行,是后人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传最广泛的典籍之一。“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论语》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建立统一王朝的两千多年里,曾经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对于传统的中国人具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的许多格言和概念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语词。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读后感)及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论语译注》汇编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论语》二十篇,并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解注。透过文字,我们仿佛和孔圣人正面晤对,聆听他“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念、“各因其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学方法……而在我脑海中最难以忘却的是他“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时时想彻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国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的这一教育思想的经典论述。

论语译注读后感9

《论语》是一本好书,孔子是一个君子。细读细品,定会获益良多,启明心性。

孔子从品德上主张“仁、义、礼、智、信”。这短短的五个字中包罗万象,枝叶庞杂,融入着他的道德、教育、治国等的思想精华。其足以囊括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本书需要细读,融会贯通,从心底的思想认同,与严苛的自律、坚守。而孔子做到了,他的一生,以其笃信的精神内核贯穿始终。对人对事,对内对外,无不彰显出其坚毅豁达的儒家气度。也使千百年来的中华文明熠熠生辉,华夏民族之道光明正大。可以说,儒教,其实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信仰。我正值需要这样的精神洗礼,使自己回归纯明朗达的品性。与我,意重在人们的印象中,儒家一直以仁政、民本等思想著称,强调君主要善治,要时刻考虑重视人民的利益。孔子赞赏“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行为;孟子认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强调在一个国家里,人民是最重要的,甚至觉得为了人民安康,社稷也是可以变更的,“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然而,在回答子贡关于政治治理的问题时,孔子却把人民的生命放在了“信”后,这是不是与“民为贵”的思想起了冲突?首先,我们必须明确,通常情况下,不同于“兵”与“食”,“食”与“信”间不存在着直接竞争、相互抢夺资源的关系。一国国库有限,该把钱花在军事上还是该把钱花在改善民生上,这个“兵”与“食”的冲突自古就存在;然而“食”与“信”更多的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政府改善好了民生,人民自然就会对政府有信心,民生搞不好,或者政府罔顾人民,政府的民望自然也就会下降。

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谐的社会,没有仁义礼智信不行的,企业也一样。

《论语译注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